關於彩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近日更是有網友羅列了彩票的七大罪狀,簡直是彩票“七宗罪”。都是哪“七宗罪”,不妨一起來看一下。
一、浪費人的錢財
所謂“獻一份愛心、買一份希望”完全是騙人的把戲,且不論愛心獻到哪兒去了,光就把彩票宣傳成一種投資完全是誘人的陷阱,彩票比股票更可怕,本身不增加財富,總體的財富只會越來越少,都是投機。
二、消磨人的意志
很多人買彩票後不思進取,有些人得了嚴重的彩票中獎幻想症,整日生活在我一定能中獎、老天一定會讓我中一次大獎的幻覺中;曾聽到過主辦者在流動宣傳車上這樣宣傳:“民工兄弟們,為了擺脫打工的命運,為了不再歧視,為了下一代的幸福,你們咬咬牙,也要拿出二三百元買彩票呀!”如此的話語,多有鼓動性。不少人為了眼前這個似乎真切的希望,將他們半個月辛苦的血汗錢或者孩子一年的學費甚至自己春節回家的盤纏,都在這裡孤注一擲。而希望一旦破滅,他們除了些許命運不濟的感慨和不甘外,便什麼也沒有。
對那些已經上了癮彩迷們,奉勸大家控制一下自己,減少投注的額度和頻率,逐漸的的退出來吧。除非你真的傻乎乎地認為你命好。
三、荒廢人的事業
很多人一心專研彩票,整天在研究概率、規律、方法、技巧,不去把握工作中的機遇,不去奮鬥個人的事業,認為只要中一次大獎就能抵過幾十年的奮鬥,讓機遇白白流失,到後來獎沒中到,人生的事業到是荒廢了。
奉勸廣大彩民,抓主身邊的機遇,把研究彩票那股子勁用到奮鬥自己的事業中去吧!要知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不要到老懊悔都來不及!
四、浪費人的青春
許多人把大好光陰浪費在彩票上,業餘時間不是去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結果使自己的知識越來越狹窄,越來越跟不上時代;整天在互相欺騙和自我欺騙中耗費青春;在一次次希望和失望的交替中慢慢老去……
一寸光陰一寸金,把大量的時間放在彩票上可以說是浪費生命!
五、淡薄家庭情感
有些彩民整日迷戀上了彩票,家務不干了,孩子不管了,把大量的時間精力化在彩票上,缺乏與家人的情感交流,對孩子不聞不問。最終導致家庭不和、孩子學業的退步及與家長的情感淡薄。
要知道家庭和孩子是你真正的財富!關愛家庭、關愛孩子,才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石。
六、新時代的精神鴉片
有些彩票發行部門為了能夠多“籌集”到錢,就鉚足了勁地宣揚彩票能夠讓人“一夜暴富”的神話;報刊、電視等媒體對彩票市場進行大幅報導,刺激了人們購買彩票的慾望,過度宣揚買彩中大獎的種種誘惑,錯誤引導了那些對彩票的欺騙性、危害性認識不足的人,不顧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瘋狂的購買彩票。
痴迷於彩票的人對數字特別敏感,看到發票號碼、車票號碼、甚至路邊牆上的一串號碼等等總會有意無意的和彩票號碼聯繫在一起,總感覺就是本期要開的號碼,總要照著去買幾注,生怕遺漏了中獎機會,結果總是一次次失望。經常迷迷糊糊想號碼,恍恍惚惚算號碼。總期望那哪怕微小的希望能降臨到自己的頭上來。彩票已經成了他們的精神寄託,精神鴉片。
其實莊家就是抓住大家的投機心理,根據不同的彩市時機找來心理學高手炮製出一些誘人的彩票新聞,以此來引誘大家購買。
七、引發社會問題
挪用公款買彩票已屢見不鮮,借錢買彩、貸款買彩更是比比皆是。
案例一、某高中生不抵shuangse球福利彩票500萬元大獎的誘惑,遂趁彩票銷售點的營業員不在的時候,偷偷打了77520元的“shuangse球”機選複式彩票。
案例二、2003年12月1日,劉某與彩票機構簽訂了銷售福利彩票協議,承接到某福利彩票投注站彩票銷售權。 21日下午5時許,劉某認為當日銷售的彩票還未出現中獎號碼,遂利用自身銷售彩票的便利,以不交納投注金的方式,從彩票投注機上一次性打出15張總金額為55萬餘元的彩票,以期中得大獎,並歸還投注金。但中獎號碼揭曉後,劉僅中獎了8320元。當晚開獎前,彩票機構即發現劉某負責銷售的投注站銷售異常,迅速派人調查。劉某後因無法支付巨額投注金,企圖逃匿,24日被公安機關抓獲。
案例三、黃某某原系某航空服務公司旅客部經理。平日非常著迷足彩,認為投入越多,中獎機會就越大。由於自己財力有限,於是鋌而走險挪用單位資金,想中獎之後再把錢填補上。在這種僥倖思想的支配下,其利用職務便利,採取偽造公司客票結算明細表、送票確認單、沖抵應收帳目等手段,先後挪用資金共計300餘萬元。然而事情並不如願,投入大筆資金之後卻未中一次大獎。